href='http://https://www.'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单选题
1.对于婴幼儿而言,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组氨酸
B.精氨酸
C.半胱氨酸
D.谷氨酸
E.丝氨酸
2.豆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A.组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丝氨酸
3.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DHA
B.EPA
C.油酸
D.亚油酸
E.花生四烯酸
4.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A.牛油
B.猪油
C.豆油
D.花生油
E.人造奶油
5.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是
A.鸭血
B.牛奶
C.猪脑
D.蔬菜
E.鱼
6.下列属于膳食纤维功能的选项是
A.节约蛋白质作用
B.提供能量
C.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D.通便防癌
E.抗生酮作用
7.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热能的
A.15%~20%
B.20%~30%
C.25%~35%
D.30%~35%
E.55%~65%
8.混合膳食的食物热效应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A.5%
B.10%
C.15%
D.20%
E.30%
9.属于中等体力活动水平的是
A.学生日常活动
B.办公室工作
C.酒店服务员
D.舞蹈
E.长跑
10.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构成组织
B.调节生理功能
C.提供能量
D.构成骨骼和牙齿
E.作为机体一些酶类的构成成分
11.下列对动物性食物中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血红素铁的主要来源
B.肉类以非血红素铁为主
C.乳类是富含铁的食物
D.蛋黄铁的吸收率最高
E.鱼类铁的含量极高
12.对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均有影响的因素是
A.草酸
B.植酸
C.膳食纤维
D.蛋白质
E.机体铁的营养状况
13.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最有效的方法是
A.多摄入蛋白质
B.多摄入脂类
C.多摄入膳食纤维
D.使用加碘食盐或碘化食用油
E.补钙
14.下列对维生素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以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B.水溶性维生素较脂溶性维生素更容易在体内储存
C.不参与构成机体各种组织
D.提供机体能量
E.大多数在机体内可以合成
15.下列对脂溶性维生素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B.吸收依赖于脂类的存在
C.主要储存肝脏
D.代谢缓慢,排泄率极低,长期大量摄入可引起蓄积中毒。
E.过量摄入对机体没有任何毒性
16.下列对水溶性维生素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溶于水不溶于脂肪
B.体内少有非功能性的储存
C.机体达到饱和后可从尿中排出D、多数以辅酶的形式发挥其生理功能
D.过量摄入对机体没有任何毒性
17.水溶性维生素不包括
A.维生素B1
B.叶酸
C.维生素B2
D.烟酸
E.维生素A
18.人类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
A.癞皮病
B.脚气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E.夜盲症
19.食品中所含能量和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被称为该食品的
A.营养质量指数
B.营养价值
C.蛋白质的价值
D.能量密度
E.营养素供给量
20.下列有关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说法不对的是
A.是人体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B.是人体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C.是人体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D.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E.储存时间过长会降低其营养价值
21.膳食调查的方法不包括
A.24小时回顾法
B.记帐法
C.称重法
D.食物频率法
E.检测血或尿中某些营养素或其代谢产物水平
22.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物是
A.豆类
B.蔬菜
C.玉米、花生及其制品
D.肉类
E.水果
23.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优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完全安全无害
B.增加食物产量
C.生产食品配料、发展功能性食品
D.可改善食品品质
E.可抗病、抗虫、抗除草剂
24.下列选项中,N-亚硝基合物的前体物质是
A.硫酸盐
B.亚硝酸盐
C.磷酸盐
D.碳酸盐
E.苯甲酸盐
25.在我国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主要为
A.发酵豆制品
B.海产品
C.动物性食品
D.粮谷类
E.蔬菜
26.夏秋季最易发生的食物中毒是
A.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
D.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E.化学性食物中毒
27.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
A.伏马菌素
B.3-硝基丙酸
C.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河豚毒素
E.赭曲霉毒素
28.引起霉变甘蔗中毒的有毒物质是
A.T-2毒素
B.3-硝基丙酸
C.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伏马菌素
E.赭曲霉毒素
29.可用于治疗脏器损害型毒蕈中毒的药物是
A.硫代硫酸钠
B.阿托品
C.二巯基丁二酸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美兰
30.以美兰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时常辅以大剂量的
A.维生素E
B.维生素K
C.维生素C
D.叶酸
E.维生素B12
31.以下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
A.新鲜蔬菜
B.鲜鱼
C.苦井水
D.牛奶
E.酱油
32.生态系统中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
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33.哪种人为活动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
A.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B.过度开发水利资源
C.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
D.适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问题
E.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
34.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
A.氟、磷
B.氮、磷
C.碘、磷
D.氟、氮
E.碘、氮
35.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
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
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
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
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
36.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
A.皮 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 腺
E.眼 睛
37.呼吸道是环境污染物主要吸收途径的原因,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肺泡的总表面积很大
B.肺泡壁很薄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
D.吸收的污染物,可不经过肝的转化
E.气体及蒸气状态污染物多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血流
38.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
A.体内蓄积
B.物质蓄积
C.功能蓄积
D.生物浓集
E.生物转化
39.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E.ED0
40.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
A.伦敦烟雾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水俣病事件
D.米糠油事件
E.四日市哮喘
41.米糠油事件由哪种污染物引起()。
A.甲醛
B.甲苯
C.多氯联苯
D.异氰酸甲酯
E.甲基汞
42.人体红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的人,对哪种化学物特别敏感()。
A.硝基苯类化合物
B.多氯联苯
C.甲苯
D.三氯乙烯
E.甲醛
43.大气圈中与人类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平流层
B.外大气层
C.热层
D.对流层
E.中间层
44.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
A.免疫增强作用
B.促进生物氧化过程
C.蛋白质变性
D.热效应
E.色素沉着
45.二次污染物是指()。
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
B.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
C.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
D.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E.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
46.过氧乙酰硝酸酯是()。
A.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剂
B.空气消毒剂
C.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D.光化学氧化剂
E.强还原剂
47.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
A.PAN
B.丙烯醛
C.甲醛
D.过氧化物
E.臭氧
48.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
A.Ca、Mg
B.P、N
C.P、Pb
D.N、Cu
E.As、Zn
49.水俣病是由于食入被下列哪种物质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鱼贝类所致()。
A.砷
B.甲基汞
C.有机铅
D.酚
E.有机氯
50.军团菌病的病因是()。
A.酵母菌
B.霉菌
C.细菌
D.病毒
E.放线菌
51.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
A.消化道疾病
B.介水传染病
C.食物中毒
D.急慢性中毒
E.水型地方病
52.汞污染水源的严重危害是()。
A.使鱼贝类产生特殊臭味
B.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C.引起某些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D.使水体产生金属涩味或浑浊
E.可能引起水俣病的发生
53.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是()。
A.缺钙
B.缺硒
C.高钙
D.缺碘
E.高硒
54.碘缺乏病对人体产生的多种危害之中不包括()。
A.胎儿早产、死产
B.单纯性聋哑
C.视野缩小
D.甲状腺肿
E.克汀病
55.引起痛痛病的化学物质是()。
A.F
B.Cd
C.Cr
D.Hg
E.Pb
56.痛痛病患者的尿中可检出含量增多的物质之中不包括()。
A.低分子蛋白
B.氨基酸
C.钙
D.糖
E.管型
57.属于公害病的疾病是()。
A.痛痛病
B.克山病
C.大骨节病
D.碘缺乏病
E.黑脚病
58.集中式给水河流取水点,规定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防护带范围包括()。
A.上游100米至下游50米
B.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
C.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0
D.上游50米至下游100米
E.上游100米至下游1000米
59.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混凝剂()。
A.硫酸铝
B.明矾
C.三氯化铁
D.石灰
E.聚合氯化铝
60.不属于“煤烟型烟雾事件”的是()。
A.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C.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D.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
E.196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61.大气污染物NOx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脂质过氧化的结果可能是()。
A.肺水肿
B.形成HbCO
C.肺气肿
D.肺硬化
E.肺结核
62.我国最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种类共有()
A.10类132种
B.11类115种
C.10类115种
D.11类132种
63.铸造工人张某,参加工作后单位就安排他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发现他现在处于活动期肺结核。按照我国的职业病法,小张不能够在铸造车间工作。关于这个病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职工健康监护的一项措施
B.属于上岗前体检
C.属于一级预防
D.属于二级预防
64.有关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以人为中心
B.以环境为中心
C.以生产利润为中心
D.以工作效率为中心
65.长期慢性接触苯可导致( )
A.白血病
B.肝血管肉瘤
C.肝癌
D.肺癌
66.TNT慢性中毒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 ()
A.肝功能损害
B.肾功能损害
C.晶体损害
D.皮肤损害
67.接触联苯胺可引起的我国法定职业肿瘤是 ()
A.肺癌
B.肾癌
C.胃癌
D.膀胱癌
68.TNT的慢性毒作用表现不包括()
A.中毒性肝损伤
B.中毒性白内障
C.中毒性类神经征
D.肝癌
69.在较低浓度的接触条件下,易引起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氟化氢
D.氯化氢
70.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不正确急救措施是()
A.立即开窗通风
B.高压氧治疗
C.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
D.及早应用脱水剂
71.可引起电击样死亡的有害物质是()
A.氯气、硫化氢
B.一氧化碳、氯气
C.氰化氢、氯气
D.硫化氢、氰化氢
72.尘肺病是指( )
A.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疾病
B.由于长期吸入生活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疾病
C.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D.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73.矽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A.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间质纤维化
B.胸膜增厚、肺组织大块纤维化
C.矽结节形成、肺气肿
D.矽结节形成、肺间质纤维化
74.“速发型矽肺”是指( )
A.脱离矽尘作业1-2年后发生的矽肺
B.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发生的矽肺
C.矽尘作业1-2年后发生的矽肺
D.矽尘作业3-5年后发生的矽肺
75.接触下列哪种粉尘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A.亚麻尘
B.石棉尘
C.棉尘
D.霉变枯草尘
76.治疗重症中暑的药物首选()
A.氯丙嗪
B.氯化钠
C.氯化钾
D.异丙嗪
77.生产环境中的气湿度以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大于()%称为高气湿。
A.60
B.70
C.80
D.90
78.高温车间作业工人出现热射病可诊断为()
A.中暑先兆
B.轻度中暑
C.中度中暑
D.重度中暑
79.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频范围为()Hz
A.2-2000
B.2-20000
C.20-2000
D.20-20000
80.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用作噪声卫生学评价的指标为()
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D声级
(www.)
1.食物中的营养素包括(),(),(),(),(),()。
答:
2.宏量营养素包括(),(),()。
答:
3.微量营养素包括(),()。
答: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连包括(),(),(),()4类营养素摄入量指标。
答:
5.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答:
6.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
答:
7.食物中毒可分为(),(),(),()。
答:
8.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两类(),()。
答:
9.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分为(),()。
答:
10.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质(),(),()。
答:
1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称为“工业性三废”。
答:
12.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可通过()和()在生物间迁移。
答:
13.急性毒性试验中毒物引起受试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包括(),(),()和()。
答:
14.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和食源性疾病。
答:
1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是()、()、()和长期性。
答:
16.环境化学物联合作用分为以下几类(1)非交互作用有(),();(2)交互作用有(),()和()。
答:
17.高危人群即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人群或/和()的人群。
答:
18.Hunter-Russel综合征的表现包括(),(),()和()。
答:
19.大气污染物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和()。
答:
20.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和()。
答:
21.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混凝剂的种类、质量和用量等。
答:
22.氟斑牙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答:
23.大多数职业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和()。
答:
24.铅中毒可导致尿中的可导致血中()、()和尿中()增多。
答:
25.二氯乙烷有两种异构体,它们对机体的毒性不同。对称体是(),其毒性较()。
答:
26.汞中毒的首选特效解毒剂是()。
答:
27.金属汞主要以 ()形式经()进入体内。
答:
28.化学窒息性气体进入机体后,可使()能力和()能力发生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答:
29.氰化氢中毒时主要抑制()活性,引起细胞内窒息。其特效解毒剂为()。
答:
30.CO中毒机制是CO与()结合形成(),使()的运氧功能障碍,导致组织缺氧。
答:
31.苯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答:
32.联苯胺所致()是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
答:
33.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按粉尘的性质可分为()、()和()。
答:
34.矽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及()。
答:
35.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答:
36.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答:
37.胸膜对石棉纤维的反应包括()、()和()。
答:
38.高温作业工人如果尿盐含量降至()g/24h以下提示有缺盐的可能。
答:
39.手传振动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限制为()m/s2。
答:
4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dB(A)。
答:
(www.)
1.氨基酸模式
答:
2.限制氨基酸
答:
3.必需脂肪酸
答:
4.膳食结构
答:
5.食品安全
答:
6.生态平衡
答:
7.环境污染
答:
8.环境自净
答:
9.损伤蓄积
答:
10.生物活化作用
答:
11.毒物
答:
1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答:
13. 二次污染物
答:
14. 细颗粒物
答:
15. 军团菌病
答:
16. 降水
答:
17. 地表水
答:
18. 地下水
答:
19. 水体污染
答:
20. 介水传染病
答:
21.水俣病
答:
22. 过滤
答:
23. 碘缺乏病
答:
24. 黑脚病
答:
25. 克山病
答:
26.职业紧张
答:
27.职业病
答:
28.职业健康监护
答:
29.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
答:
30.矽尘作业
答:
31.呼吸性粉尘
答:
32.刺激性气体
答:
33.硅酸盐肺
答:
34.可吸入性纤维
答:
35.非可吸入性纤维
答:
36.热适应
答:
37.听觉疲劳
答:
38.噪声聋
答:
39.热射病
答:
40.热衰竭
答:
问答题
1.蛋白质互补作用并举例说明。
答:
2.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答:
3.影响铁吸收的膳食因素有哪些?
答:
4.当今世界膳食结构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
5.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和卫生学意义。
答:
6.食物中毒的特点。
答:
7.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
答:
8.简述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
9.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答:
10.全球范围内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
11.环境污染物如何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
答:
12. 简述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答:
13. 简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答:
14.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
15.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什么?
答:
16.最常见的介水传染病有哪些?
答:
17.藻类毒素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什么?
答:
18.过滤净化水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
19.氯化消毒的机制是什么?
答:
20.简述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答:
21. 各种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有哪些?
答:
22.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是什么?
答:
23.我国现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标准?
答:
24.举例说明职业紧张反应的主要表现。
答:
25.职业病的诊断依据?
答:
26.工作相关疾病的特点?
答:
27.简述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三大类职业性有害因素,并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
28.举例说明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答:
29.举例说明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答:
30.生产性毒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答:
31.铅中毒诊断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答:
32.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的临床过程可分为几期,主要病理进程如何?
答:
33.简述矽肺的4种病理分型。
答:
34.粉尘控制的八字方针是什么?
答:
35.决定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36.矽肺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答:
37.石棉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有哪些?
答:
38.简述热射病的发生机制、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答:
39.简述噪声导致的耳蜗病变进展。
答:
40.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出现高频听力下降是噪声引起听觉系统损伤的早期特征性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