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浏览量:539.52万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秋季课程考试《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作业考核试题【奥鹏100分答案】

时间:2023-11-11 13:21来源:本站作者:点击: 287 次

可做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 QQ:3082882699
微信:jd958787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12月课程考试《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作业考核试题-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与妻书》中体现作者对妻子安慰、体恤的话是()。

A.“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B.“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C.“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D.“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2.薛绍徽创作了许多咏史诗词,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描述中,寄托着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刻忧虑。下列诗词与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

A.《丰台老媪歌》 八国联军侵华

B.《满江红·并序》 中法海战

C.《海天阔处·闻绎如话台湾》 甲午海战

D.《哀伊藤》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同光体诗歌的代表人物?

A.郑孝胥、陈宝琛

B.龚自珍、黄遵宪

C.陈三立、沈曾植

D.沈瑜庆、陈衍

 

4.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杜运燮的作品《 》因“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等诗句而被批评,从此 “朦胧诗”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 )

A.《冬》

B.《春》

C.《夏》

D.《秋》

 

5.何为1940年出版第一本集子是:( )。

A.《何为散文选集》

B.《青弋江》

C.《何为散文长廊》

D.《小树与大地》

 

6.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了《______》半月刊,以发表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

A.人间世

B.论语

C.宇宙风

D.现代

 

7.《英雄无语》中,用来表现爷爷生命的颜色是()。

A.粉色

B.黑色

C.红色

D.紫色

 

8.__________自称"吾诗七律专学东坡(苏轼)、简斋(陈与义);七绝学白石(姜夔)、石田(沈周),参以荆公(王安石);五古学韩(愈);其论事之诗则学杜(甫)。

A.林纾

B.陈衍

C.郑孝胥

D.陈三立

 

9.何为于哪一年开始文学创作?( )

A.1956

B.1936

C.1937

D.1962

 

10.田汉的剧作()中用“却非现代许多浮薄女子所能及”来形容陈意映。

A.《黄花岗起义》

B.《碧血黄花》

C.《与妻书》

D.《黄花岗》

 

11.陈福康先生曾指出:“我认为,此书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互为补充,鼎足为三,珠联璧合,均为研究中国文学史必读之典籍。”这本书指的是郑振铎的 。

A.《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B.《中国俗文学史》

C.《文学大纲》

D.《中国文学论集》

 

12.项小米曾计划写(),分别记录祖辈、父辈和自己这一辈,其中首部是《英雄无语》。

A.革命子弟三部曲

B.闽西文化三部曲

C.革命家族三部曲

D.红色家族三部曲

 

13."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这是余光中早期的一首新格律诗中的一节。它的名字是( )

A.《乡愁》

B.《江湖上》

C.《算命瞎子》

D.《乡愁四韵》

 

14.1898年12月21日,南下投入张之洞幕府的郑孝胥在宴席上诵读了《__________》,张之洞听后,“怃然曰:‘抑何沉痛也。’”

A.《戏赠王又点》

B.《望月怀郑子培》

C.《寄严又陵》

D.《十一月十八日出山海关》

 

15.______ 的诗被认为带来了“一份晚唐的美丽”,他的代表作有《春天的心 》等。

A.卞之琳

B.冯至

C.林庚

D.穆旦

 

16.表示对女性的同情与理解,不甘传统命运安排,“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舒婷诗歌 中的一句。( )

A.《致橡树》

B.《神女峰》

C.《致木棉》

D.《惠安女》

 

17.邓拓《一个鸡蛋的家当》一文,批评“统统用空想代替了现实”的浮夸风。这里,他运用了_________ 的手法。( )

A.形象对比

B.借古讽今

C.史料考证

D.旁征博引

 

18.1961年3月,邓拓开始以“马南邨”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专栏,发表了153篇杂文,后结集出版,即杂文集《 》。 ( )。

A.《燕山夜话》

B.《读史札记》

C.《三家村札记》

D.《分阴集》

 

19.作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家,( _________)也是著名的翻译家,被誉为“我国研究法国文学的第一人”,同时在欧洲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华文明。

A.陈季同

B.林纾

C.严复

D.薛绍徽

 

20.郑敏的第一部诗集是1949年4月,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出版的   , 收录62首诗。( )

A.《寻觅集》

B.《诗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

C.《早晨,我在雨里采花》

D.《心象》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郑振铎的笔名包括( )。

A.西谛

B.幽芳阁主

C.纫秋馆主

D.西谓

 

22.陈宝琛的诗歌创作具有哪些特点?( )

A.向宋人学习,叙事寓理、以散为骈

B.字工、事切、律细

C.熔铸古今、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D.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23.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A.信

B.达

C.雅

D.清

 

24.下面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A.冰心五四时期的小说被称作“问题小说”

B.许地山五四时期的写作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C.林语堂去美国后,通过创作向西方人讲中国人“生活的艺术”。

D.庐隐的小说充满浪漫感伤气息。

 

25.梁遇春被郁达夫称作 “中国的爱利亚”,是因为( )

A.他写了《查尔斯·兰姆评传》。

B.他深爱英国随笔,并选译了三本英国小品文集。

C.他在散文中的人生态度和表达人生的方式,与兰姆很相似。

D.他曾经是查尔斯·兰姆的弟子。

 

26.林语堂的哪两句话可以代表他散文创作理论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以自我为中心

B.以闲适为格调

C.两脚踏东西文化

D.一心做宇宙文章

 

27.下面哪些作品体现出梁遇春散文“偏见”叠出、长于奇思异论的特点:

A.《讲演》

B.《“还我头来”及其他》

C.《人死观》

D.《谈“流浪汉》

 

28.林纾的诗歌创作具有哪些特征? ( )

A.细致入微的描述纪游感受,同时表现得别致奇特;

B.用语新巧别致,注重表现视觉形象的动态感;

C.从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加以生发,呈现出超出画境之外的性情吟咏;

D.在题画抒怀之中,寄寓自已的现实感悟和人生持守。

 

29.新世纪比较活跃的福建诗歌群有( )。

A.反克诗群

B.新死亡诗歌群

C.丑石诗群

D.三明诗群

 

30.文学史上,彭燕郊被列为以下诗群中的一员( )。

A.七月派

B.归来的诗人

C.九叶派

D.朦胧派

 

31.以《江湖上》为例,余光中的诗歌音乐性构成:( )。

A.格律

B.排比

C.叠词

D.叠句

 

32.郑敏的诗歌创作集中在两段时期,大致是:( )。

A.20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联大时期

B.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C.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留学时期

D.20世纪末

 

33.__________对蔡其矫的诗歌有着较大的影响。( )

A.惠特曼

B.聂鲁达

C.泰戈尔

D.普希金

 

34.下面哪些属于庐隐小说的艺术特点?

A.自叙传色彩

B.细腻的心理描写

C.书信体

D.风景描写

 

35.陈衍对“同光体”的理论贡献有那些?( )

A.标举“三元”说:“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

B.提出诗不必分唐宋,宋皆法于唐。

C.认为“大家诗文,要有自己面目,决不随人作计”、“诗虽小道,然却是自己性情语言,且时时足以发明哲理”。

D.强调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与时代风气的关系。

 

36.杜运燮的诗集有:( )。

A.《南音集》

B.《诗四十首》

C.《晚稻集》

D.《你是我爱的第一个》

 

37.下列描述符合郭风儿童散文文体特点的是______?( )

A.以旅行的方式展示自然物象,结构文章

B.塑造出单纯而善良的形象

C.明亮而绚丽的场景描写

D.具备雄浑壮阔的幻想特点

 

38.《燕山夜话》的主要特色包括( )。

A.尖锐地讽刺种种歪风邪气

B.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

C.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

D.开篇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39.何为的散文常常以写人为主,他广泛借用小说和电影的创作手法,他的散文的特色有:( )。

A.叙事简洁疏朗

B.情思清新隽永

C.语言凝练

D.形象而传神

 

4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同光体诗歌的主要特点?

A.学宋诗风气比较浓重;

B.语言多用典故;

C.字句上追求新巧。

D.反映民生疾苦


需要奥鹏作业答案请扫二维码,加我QQ

添加微信二维码,了解更多学习技巧,平台作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友情提醒。不再错过任何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