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23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制订单元体育教学目标时的应注意要有“教程”的观点、“模式”的观点和()。
A.总结
B.标准
C.计划
D.目标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以使学生喜爱运动并养成参加()。
A.运动素养
B.运动计划
C.运动课堂
D.运动习惯
3.应根据本学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上学年的体育学习情况制订出具体的 ()。
A.学年目标
B.学期目标
C.课时目标
D.学段目标
4.学段目标必须体现具体()。
A.总结
B.任务
C.计划
D.目标
5.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人们设立体育学科和实施体育教学的行为意图和。 ()。
A.数据
B.指向
C.主旨
D.初衷
6.体育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学过程和相应的()。
A.教学技术
B.教学路径
C.教学行为
D.教学方法
7.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体育体育计划,是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对各个单元的计划,把某个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例安排各个课次的 ()。
A.行为特征
B.行为差异
C.行为素质
D.行为任务
8.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包括多个学段,各个学段,不同的地区,都会具有不同的()。
A.教学标准
B.教学模式
C.教育计划
D.教育目标
9.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实现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的()。
A.功能
B.功效
C.作用
D.行为
10.体育习得过程伴随着身体练习,练习的生理负荷与身体产生的生物性痕迹呈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联系
D.负联系
11.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特征,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不同的教学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的价值观,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具体教学经验的概括化,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
A.中介
B.指标
C.策略
D.任务
12.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它包括阶段性成果和 ()。
A.最终成果
B.期中成果
C.中期成果
D.最终效益
13.认识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是体育教学过程区别于非身体操作类课程教学过程的()。
A.根本特点
B.基本性质
C.标准范本
D.合理标准
14.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再练习——总结评价——放松下课。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是()。
A.技能掌握式体育教学模式
B.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
C.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
D.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
15.各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就是最终的 ()。
A.体育教学目标
B.体育教学目的
C.体育教学结果
D.体育教学评价
16.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
A.基本标准
B.基本规范
C.基本准则
D.基本策略
17.教学模式的形成涉及到一个教学系统的()。
A.素养
B.计划
C.效果
D.调整
18.体育与其它学科共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 ()。
A.铺垫
B.服务
C.协调
D.总结
19.教学模式的空间定位主要是教学单元,其次是()。
A.教学课
B.计划课
C.课堂课
D.任务课
20.不能用特定的教学目标来代表()。
A.教学模式
B.教学内容
C.教学计划
D.教学任务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原则包括()。
A.目标在体育教学场景中的原则
B.目标包括努力因素原则
C.目标可选择性原则
D.目标要依托体育教材原则
22.制订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的要求()。
A.教材的安排应考虑系统性和连续性
B.教材的安排要注意季节特点
C.要合理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单元
D.完善教学计划与教法
23.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有()。
A.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B.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C.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4.学期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有()。
A.季节性
B.集散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
25.学段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有()。
A.发展阶段性
B.相互衔接性
C.互相冲突性
D.互相矛盾性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6.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27.教学策略对于体育教学设计无关紧要。
28.应根据本学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上学年的体育学习情况制订出具体的学年目标。
29.体育教学计划仅包括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和学年体育教学计划。
30.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运动集体的作用,在集体中,特别是在小群体的自主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集体行为。
31.教学模式的空间定位主要是教学单元,其次是教学课。
32.“教学手段”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下位”层次,也称为教学工具。
33.体育教学模式总是建立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34.小群体教学法指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种教学方法。
35.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如果不能遵循原则就不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36.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实现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37.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和体能,提高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38.各层次的教学目标都有其对应的内涵,有独自的着眼点。
39.单元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有:规模变化性和学理性。
40.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应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想象。
41.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调节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
42.学段目标必须体现具体任务,要为后一学段奠定基础,对超学段目标的实现负责。
43.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上位层次,它主要表现为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
44.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课时体育教学计划,是把某一的教学内容安排到单元教学文件中。
45.体育教学策略考虑的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