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拆衷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3.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 。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
A.意识是主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D.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
A.物质性
B.存在性
C.可知性
D.运动性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7.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8.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9.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 ) 。
A.以出现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
B.以外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为依据
C.以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为依据
D.以暂时的力量强弱为依据
10.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发热
D.电闪雷鸣
11.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这属于( )
A.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12.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 。它包括( ) 。
A.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13.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14.认识的客体是( )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外部自然界
15.意识是( ) 。
A.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
B.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C.人类独有的现象
D.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
16.人在价值关系中( )
A.只能做价值主体
B.只能做价值客体
C.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
D.只是价值目的,不是价值手段
17.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 。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
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
1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方式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社会意识
19.“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20.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
A.劳动技能
B.科学技术
C.生产管理
D.生产工具
21.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思想关系
D.家庭关系
2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2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 。
A.动力和源泉
B.现象和本质
C.状态和形式
D.方向和道路
2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25.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26.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 。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社会制度的更替
C.阶级斗争
D.精神文明的发展
27.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
C.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
D.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
28.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 。
A.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
B.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
C.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
D.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
2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 。
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3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3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32.科学证明,人脑是( ) 。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33.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34.运动是物质的( ) 。
A.唯一属性
B.根本属性
C.特殊属性
D.偶然属性
3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6.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 。
A.形式主义
B.形式虚无主义
C.相对主义
D.诡辩论
37.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点有( )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38.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 。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9.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能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40.矛盾的同一性是( ) 。
A.不同矛盾的共性
B.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D.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
41.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
A.精神的
B.物质的
C.实践的
D.自然的
42.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 。
A.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4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
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44.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 。
A.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4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4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47.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
48.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 。
49.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无限性。
5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是哲学发展的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