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高温环境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分析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年 级: 年 季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21 年03月20日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坑口水电站大坝建设以来,经历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分析方法还是在施工方法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技术方面却没有大的突破,基本沿用常态混凝土的温控方法,采用较低的出机温度来达到温控的目的,尤其对夏季高温时段的碾压混凝土浇筑,鉴于其施工温控难度大,设计大都避开夏季这一极端高温时段,要求不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这使得工程施工缺乏连续性。只要措施得当,可以突破夏季高温时段的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现碾压混凝土的全年施工。。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施工技术
目 录
虽然碾压混凝土减少了大量的水泥用量,降低了水泥水化温升,但在高气温环境条件下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中,若无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同样会增加温控防裂难度,影响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实质上施工中所说的高温应定义为气温、风速、大气相对湿度等因素的不同组合。在高气温环境条件下,通常是加剧混凝土拌和物的水分蒸发速率而影响拌和物的可碾性、密实性以及压实容重。在碾压混凝土层面,受高气温影响最显著的特征是降低层间粘结强度、层间抗剪强度以及抗渗性能。基于高气温给碾压混凝土施工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我国现行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 ) 4. 11. 3条明确规定,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5℃时,碾压混凝施工应采取防高温和防日晒的施工措施。[1]然而,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一般者在25℃以上。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缩短工程建设工期,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难免存在高气温环境条件下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期。因此从实际工程中就提出了高气温环境条件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措施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也正是当前国内外从事碾压混凝土工程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为此,国内外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反复试验研究表明:采用低脆性以及低水化热水泥等,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尽量缩短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加强质量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是实现高温混凝土施工的必要技术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在山口等电站的高温碾压施工中证明是可行的。本文针对碾压混凝土坝的特点,提出在高温环境下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的综合措施及方法,从而保证在高气温条件下碾压混凝土坝连续、快速施工,以降低碾压混凝土的最高气温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坑口水电站大坝建设以来,经历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分析方法还是在施工方法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技术方面却没有大的突破,基本沿用常态混凝土的温控方法,采用较低的出机温度来达到温控的目的,尤其对夏季高温时段的碾压混凝土浇筑,鉴于其施工温控难度大,设计大都避开夏季这一极端高温时段,要求不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这使得工程施工缺乏连续性。笔者认为,只要措施得当,可以突破夏季高温时段的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现碾压混凝土的全年施工。
1.1 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1.1.1 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点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上坝强度高、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坝型之一,在世界大坝建设中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是可进行流水化、大面积连续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二是可利用原有混凝土施工配套系统,提高系统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工作能力;三是可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施工质量;四是大量使用掺合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五是可缩短工期(1/2~1/3),提高投资收益。
1.1.2 碾压混凝土坝存在的问题
在推广应用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及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化认识,并需进一步提高建坝质量和降低造价,有些问题尚需研究、改进和提高。
在高坝工程中,如何利用碾压混凝土长龄期(如180d、360d)的抗压强度极限拉伸、热学、弹模等性能,特别是结合高坝体积大,坝体温度下降缓慢,历时达数十年,坝体的后期降温实际上有很微小的应力效应,加以合理利用自重与外荷载、分析计算出更为合理的温度控制标准,是项很值得探讨、谋取共识的问题。
由于碾压混凝土大都是全坝面通仓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即已形成拱体,不像常态混凝土坝柱状分块、冷却降温后并缝成拱,工程建设者多期望早期投产,往往出现拱坝温度场来不及降温到稳定温度状态时即行并缝灌浆、投产载荷,投产后,坝体温度将延续下降。针对这一特点,有必要深入研究拱坝温度场未降温到位即行投产受荷后的应力变化及其效应。
在中低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强度指标,实际已留有相当余地,而在此基础上,配制的混凝土又普遍大幅超强,两者都存在很大潜力。值得设计上考虑调整坝的强度设计标准,并相应采用更为合理的混凝土材料组分和配合比,将会明显改变中低坝温度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碾压混凝土坝的广泛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