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网络高等教育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金融学
年 级: 年 季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23年8月28日
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代银行体系,为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和强劲动力。展望新时代,我国银行业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尤为必要。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已基本完善,但治理机制尚不成熟,治理效率也有待提高。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地域性、灵活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的缺失。因此,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求之一,也是当前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研究了洛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洛阳商业银行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治理机制;金融风险
目 录
引 言
根据目前银保监会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数值波动较大,从最新2022年8月显示数据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度约为2.74万元,而此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243亿元,甚至不良贷款率也高了0.03%。虽然不良贷款数值差距不大,但波动趋势显示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潜在的治理危机[1]。
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文是通过收集归纳国内外研究银行治理理论和现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情况进行理论阐述,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设性理论思考,丰富国内商业银行治理研究情况;从实际角度来看,从银行治理角度帮助商业银行识别治理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银行治理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战略性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2]。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绪论,阐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方法;第二是理论概述,包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容及要求;第三部分是以洛阳商业银行为案例探讨银行治理情况;第四部分是洛阳商业银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洛阳商业银行治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及定性分析法,通过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渠道进行了文献研究,将现有国内外学者观点及相关资料进行整体收集,以此为基础整理商业银行治理基础理论,为本次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定性分析法则是以实际商业银行案例为研究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渠道收集数据,探讨剖析商业银行现在治理问题及风险,以个人理解和基础理论为核心提出优化措施。
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成员,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的风险逐渐从幕后暴露出来,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公司内部。比如包商银行的风险可以说是公司治理的整体失灵造成的[3]。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地域性、灵活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的风险逐渐浮出水面,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的缺失。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金融改革和治理的系统性问题。因此,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求之一,也是当前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强调了中小银行改革的重要性,要找出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及时落实到体制机制中[4]。以解决当前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
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相关理论概述
1.1 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这一概念的英文缩写是CB,属于银行的一种类型,主要的职责在于应用存款、贷款、储蓄、汇兑等一系列的业务,形成了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的作用。其中主要蕴含发放贷款、吸收公众存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等业务范畴[5]。针对于一般的商业银行而言,其自身是不包含货币的发行权的,那么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常见的自身业务就是指贷款业务以及经营存款。
1.2 公司治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理念,其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合规管理的集合体。从广义概念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银行机构、银行商业活动相互融合管理过程,即银行治理大框架下其风险管理、内容控制及合规管理需要处于共同监管治理状态;从狭义概念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商业银行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银行公司治理核心在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6]。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其建设核心在于对经营者有效监督和制衡,最终目标是保障股东利益最大化。
1.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点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点主要可以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通常是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组成的组织结构,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治理根本特点在于解决投资人与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以合理方式来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市场开放化与规范化的必然体现;二是建立在组织结构之上的治理机制,商业银行治理通常会建立、健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甚至对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加大力度,对员工和基层网点严加管理,真正将奖惩落实到位,筑建良好的内控文化,通过方方方面面约束性治理措施真正落实治理效果;三是较好地处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关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等,以制度规范约束治理措施和组织结构,最大程度加快商业银行专业化改革,逐渐实现扁平化、垂直化经营治理体系[7]。
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现状
2.1.1 洛阳商业银行公司简介
洛阳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属于国内创立时间且发展较为完善的银行机构。目前洛阳商业银行战略版图是将一线城市布局发展到二、三线城市,实现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发展的银行。洛阳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始终是以经济、人民利益为导向,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实现规模化发展。现阶段洛阳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项目是实体产业,建立坚固的基础商业链条,实现国内经济体系一体化建设。另外,洛阳商业银行从2010年开始不断投入资金到线上银行平台,立志于建立线上与线下互通的银行服务模式,为不同地区、不同需求客户提供更优质银行便利服务[8]。洛阳商业银行在内部建立了风险评估体系,定期进行业务、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和监督,长期保持稳定优良的经营局面。洛阳商业银行在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多次派遣银行职工加入抗震救灾活动,先后投入上亿资金用于援助灾害地区,为此国家多次向洛阳商业银行颁发先进单位、十佳银行等荣誉称号。
表1 洛阳商业银行年度财务状况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营业收入 | 93,427 | 130,408 | 168,051 |
利润总额 | 58,499 | 71,680 | 81,4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4,208 | 54,208 | 61,87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76,850 | 968,279 | -636,632 |
2.1.2 洛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洛阳商业银行2010年初建立了董事胡、监事会两会,并组成董事长、监事长、行长领导下的“高级管理层”的“两会一层”管理模式,每个阶层都负责不同治理职责。首先,董事会是洛阳商业银行的最高执行机构和决策机构,治理职责是制定年度财务预决算、年度利润分配、增减资本等制度规定;监事会则属于洛阳商业银行的监督部门,定期对银行财务报告、风险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核查,但现有职能中却不具备对高级管理层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职能。另外,洛阳商业银行实行的是行长负责制,即每个分支机构都会设置一名行长、一名或两名副行长,副行长需要确保行长无法履行治理责任时,积极承担行长治理责任。现阶段洛阳商业银行两会一层的治理结构虽然较为合理,但具体落实时却存在治理责任不清、监督匮乏、治理偏颇等多重问题,洛阳商业银行属于中小规模商业银行,主要治理还是属于以董事长一人为核心的治理模式,治理结构方面尚需要优化[9]。
2.1.3 洛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系统
洛阳商业银行创立初心是为人民服务,而银行经营过程中也始终不忘初心,坚持服务理念,利用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优势多次为贫困户提供扶贫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贷款资金,切实履行银行的担当与责任。洛阳银行由于网点众多,无法对所有分支机构实施统一化管理,导致分支机构与洛阳商业银行总部治理规范度不足[10]。另外,现阶段洛阳商业银行虽然设置了治理管理制度,但分支机构操作实践性较差,各分支银行相关专业人才较少,整体风险治理效果与预期不符。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岗位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直接引发目前洛阳银行风险案件频发的情况。鉴于此,2013年洛阳商业银行为实现治理风险管理体系的全方位构建,投资系统设计费用、软件改进费用、平台搭建费用等费用300万元左右。另外,洛阳商业银行还另聘风险管理体系的技术人员,提供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共享等技术支持。
洛阳商业银行2013年末积极构建了治理风险监督系统并投入使用,其创新点在于能够针对洛阳银行经营情况展开自动化信息收集和审核,还能够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图表分析,明确各环节运营情况及预估未来发展趋势,帮助银行管理层清晰了解现阶段治理情况。洛阳商业银行治理并不局限于简单的管理制度,而是对各环节实施灵活性监管,对所有业务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综合性判断治理效果和进度,能够推动洛阳银行利益增长与稳步发展。
2.1.4 洛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措施
洛阳商业银行发展时间相对其他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发展时间稍短,整体治理结构也更倾向于M型基础管理方式,意味着总行对其治理管控存在绝对权力。洛阳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是银行经理负责制,会根据岗位、等级对员工工作及职权进行划分,最大程度避免治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洛阳商业银行现阶段根据其他大型银行治理结构设置了健全的管理制度,还利用治理系统进行各项业务处理,使各部门能够通过系统进行信息沟通与数据审核。洛阳商业银行每月月初都会进行会议报告,报告过程中会对近期治理情况和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后期会根据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治理改善。
2.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2.2.1 整体治理环境较差
目前洛阳商业银行现阶段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治理体系,虽然设立了管理部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缺乏工作独立性,治理人员没有发挥出其最佳作用,甚至还会受到领导者及任务业绩的影响,种种因素促使机构臃肿、层次过多。另外,以洛阳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治理环境调查为例,洛阳商业银行现阶段员工岗位及职能存在重复且繁重的情况,无法为员工提供更独立的治理环境和岗位部署,人为因素干涉过多且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匮乏,使得治理环境建设极度缺乏长远性。
2.2.2 治理风险识别欠成熟
洛阳商业银行在治理风险评估环节过度依赖人工进行分析,以洛阳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流程为例,洛阳商业银行治理风险评估流程复杂程度与客户贷款金额、地位高低存在关系。洛阳商业银行通常是采用经理负责制,即客户会通过填制表格将信息传递给经理,经理需要审核客户信息情况,审核无误后再汇报给主任,主任会在一定时间内将客户信息汇总给管理层。治理流程较为复杂且耗费时间较长,将决策交由给管理层进行判断,而管理层却无法核对客户信息的环节,若银行经理以权谋私,谎报或虚报客户信息资料,导致管理层决策失误,则势必会加重洛阳商业银行资金风险。如表2所示,洛阳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拨贷比、流动性等都呈现逐年降低发展态势,而不良贷款率数据却持续攀升,意味着洛阳商业银行内部治理风险防控在最近三年内处于逐渐削弱的不良态势。
表2 洛阳商业银行治理风险防控情况
项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亿) | 5.77 | 5.73 | 5.68 |
拨贷比(%) | 3.01 | 2.97 | 2.93 |
不良贷款率(%) | 0.73 | 0.87 | 0.99 |
流动性(%) | 46.05 | 46.21 | 48.42 |
2.2.3 内部活动违规操作较多
目前洛阳商业银行大部分管理层人员都不是通过正常招聘渠道进入银行,而是从总部银行或是其他岗位调配而来,综合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员都不是金融专业、经济专业出身,仅是从业经验较为丰富,但专业知识都较为匮乏。而洛阳商业银行对管理层放权较为严重,责任部署过于集中化,反而会导致基层人员整体缺乏前瞻性与系统性风险理念。例如,2019年有群众举报洛阳商业银行分支经理涉嫌高息揽储,在售卖理财产品时对客户不做任何风险提示,也没有将信息充分披露。
洛阳商业银行2020年资金流动性比例高达48.42%,流动性缺口率25.33%,超额备付金率5.04%,虽然符合监管要求,但仍处于高危阶段。虽然洛阳商业银行资金数值较为危险,但银行管理者却始终没有针对风险数值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反而每次会议及治理核心仍然是以经营效益、成本支出为重点,这样治理的后果是银行治理风险越来越高,各部门针对风险治理重视度却越来越低,很多资金风险、治理问题都难以及时捕捉并处理。
2.2.4 信息与沟通系统闭塞
洛阳商业银行内部机构和业务模块都相对复杂,但信息与沟通系统闭塞,信息管理系统匮乏,各网点间分散经营缺少交流等因素,使得洛阳商业银行治理信息与沟通方面风险长年居高不下。洛阳商业银行信息沟通是通过现有银行内部系统展开,但现有系统是以分支机构为基础进行的系统分化,即每个支行都是独立系统,无法将支行信息及时传递到总行,总行相关数值指标也无法第一时间发送给支行,信息与沟通系统闭塞,传递效果较差。系统信息更新及传递不及时,也会造成系统弊端加大从而引发各类信息安全隐患。另外,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也会引发信息数据的丢失或破坏,像是黑客、病毒等恶意篡改数据或盗取数据,这些情况都严重威胁到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稳定性,致使银行治理过程中呈现数据风险增高、财务数据准确性被弱化的状态。
2.2.5 内部治理机制不到位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能够有效达成商业银行治理目标,但从洛阳商业银行实际内部治理情况来看,治理体制建设显然还欠缺合理性,难以充分发挥治理机制的最佳职能。洛阳商业银行从建立初期始终延续固有治理模式,治理机制主要是围绕资金项目、经营业务展开,将治理视为管理监督,将治理工作局限在管理制度、监督流程等当面,没有真正对银行所有业务流程实施治理监督,致使内部治理流程不连贯。内部治理机制是银行监督的设计基础,贯穿着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现阶段洛阳商业银行没有针对内部治理机制进行定期优化,使得治理范畴越来越窄,很多新业务开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监督,不仅容易造成洛阳商业银行治理效果不佳,也容易出现内部治理混乱的问题。
3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
3.1 治理环境优化再造
洛阳市商业银行治理环境优化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可以通过建立有效治理层次,加强培训等方式进行环境优化。
3.1.1 建立有效治理层次
治理结构或治理体系是内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洛阳商业银行首先要确定更合理化治理层次,像是重新设计规划部门分布、规范各岗位职责范畴等,从人力资源到调理制度整体性实现风险治理优化。洛阳市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需求及现有组织结构情况,为更有效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银行组织架构具体规划可以采用“三性一化”的原则,实施扁平化管理,贯彻独立、统一、垂直等性质。银行内部重新树立风险管理部的战略地位,将该部门设置为战略风险评估的最高审议机构,并确定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基层风险管理矩阵管理架构,重新部署总行、分行到基层行的整体组织管理模式。洛阳市商业银行可以结合内部经营状况适当引用国外跨国银行风险管理架构,像是将业务部门与职能部分划分开,信贷发放和信贷风险管理细化为两个部门,将业务实施与风险控制进行相互监督式管理,防止人为、贿赂、官僚等因素参与到信贷风险管理环节。若能够实现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双链条管理,洛阳市商业银行就能够在原有经营结构的情况下,明确各部门责任与职权来避免传统管理结构的风险问题。
3.1.2 加强员工内部控制的文化教育和培训
洛阳商业银行需要设立综合性强的培训部门,定期对银行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像是组织各部门员工分批次进行针对性实际训练和知识普及,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对员工加强培训力度,加强文化教育和培训,强化员工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性,逐步营造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文化。
3.2 建立科学的治理风险评估及识别机制
治理风险评估机制要做到科学高效的前提是机制的全面性、系统性,洛阳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业务流程风险点,设计出科学的治理风险评估、识别机制及相应治理组织结构,具体行动如下: